处暑,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。所谓处暑,也有“出暑”的意思,意味着旷日持久的高温天气终于要落下帷幕,炎热的夏日即将接近尾声,暑气悄悄“退场”。
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。处暑过后,雨水增多,冷空气不时袭来,天气出现明显转变,气温逐渐回落,昼日温差变大,由夏日的炎热变到秋日的些许凉意,我们离真正的秋天的距离又一步拉近。
那么,处暑时节,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养生?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养生窍门?一起听听专家是如何支招处暑养生的。
浙江省名中医、浙江省中医院儿科主任中医师陈华表示,处暑节气十分特别,俗话说“立秋不是秋,过了处暑才是秋”,在她看来,处暑过后,才算是真正地进入秋天。处暑时节,最大的气候特点便是,中午偏热、早晚气温偏低,有一丝凉意,昼夜温差较大。
经过了夏天大量的排汗后,人体的津液丢失,因此当进入秋天时,便尤其需要进行适当的养生。从中医方面说,秋季是一个最适合调养脾胃的季节,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,更是十分关键。
在日常的饮食上,建议应尽量避免甜腻的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,尽量保持清淡饮食,让我们的脾胃有一个慢慢调养的过程。此外,秋季可多吃当季的水果及蔬菜,比如苹果、梨,或是鲜榨果汁,像是梨汁、石榴汁等。至于蔬菜的话,建议吃芹菜、秋葵、山药、莲藕,能起到滋养脾胃的作用。除此之外,可以适当地喝粥,如莲子百合粥、山药粥等。秋季多吃这些食物有助于预防“秋燥”,防范冬季和春季的一些常见病。
当然,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在深秋、初冬还未真正来临之前,我们应尽量避免泡澡、泡脚,不然可能会引起“秋燥”。每到秋天,许多孩子便会因“秋燥”而产生干咳的情况,部分过敏体质的孩子则可能会患上鼻炎、过敏性咳嗽等疾病。另一方面,秋天昼夜温差大,孩子的肌肤较为脆弱,应当早晚多添点衣服,避免导致感冒。穿衣应合理适当,不能穿得太厚了,需要适当“秋冻”。每日商报讯 (作者:记者 熊依琳)